> 采风 > 推荐景区 > 正文

国际摄影协会摄影创作基地—英德彭家祠(IPA第118处)

时间:2022-02-24 17:26来源:国际摄影网 作者:秘书处 点击:
2022年2月23日,广州国际摄影协会组织会员摄影师前往英德采风,并在彭家祠进行摄影创作基地授牌暨现场创作活动。

广州国际摄影协会主席萧伟玲与彭家祠总经理蔡建良共同揭下创作基地牌匾的红布。挂牌后,国际摄影协会会员凭会员证可免门票进入景区,并享受园区内观光工具半价优惠。

彭家祠地处英德市西南部的黄花镇,距广州市区约150公里,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与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合称为岭南建筑三瑰宝1995年12月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220223163639.jpg
彭家祠其实是当地彭姓人家的祖祠堂,坐落在螺山上,山高约33米,是一个古建筑山寨。它建在一个独立的山上,面向西南,东北背靠险要峭壁,前为小河。整个建筑封闭,自成一体。此间仅有一条曲折的石阶通道直到山顶,两边的房屋建筑均因地形地势兴建,逐层增高,错落有致,十分壮观。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地方,大小厅房数十间依山势建筑在一座造型如田螺的山上,一栋栋房屋从山脚一层一层盘旋至山顶,共计9层,恰如其分地与螺山融为一体,看不出一点雕琢的痕迹,这在我国建筑上十分罕见。远远看去,这座“山寨古堡”屹立于山头,建筑格式更与西藏的布达拉宫相似,隐隐显露出“布达拉宫”的雄姿。
1-220223163639-50.jpg
这个古山寨房屋墙壁均清一色的熟青砖砌成,从山脚至山顶共分三层。大小厅房有数十间,而且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分布,客房、猪牛马圈、稻草房、书房、主人房,如此规模,可见当时的彭氏族人的确富甲一方。进入彭家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门门楣上横挂着的一块巨型牌匾,上刻“明义知方”四个流金大字,使人顿时觉得彭家祠的古色古香,心中不禁油然而生一种崇敬之情。而抬头望处,是高耸的台阶一直延伸到一扇朱漆大门前,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拾级而上到了二层,二层为书堂。共有房舍五间,中间为厅,厅内檐壁下有山水人物画和古诗词壁画等,尤其是那具有清代特色的古老窗棂子,工艺精湛,颇能见当时建筑设计之考究,雕刻之精巧。东南角房基处,清晰可辨几处由人工凿成的峭壁,平整光滑,足以显见为建造此楼所费工夫不少,整座建筑之雄伟壮观由此可见一斑。
1-220223163639-51.jpg
沿曲折光滑的石阶登上半山腰,只见右边岩石平台上筑有一亭台,名曰“点将台”。站在台上,极目四望,仿佛回到了那个烽烟四起的年代,使人平添一身豪气。倘若能把酒一壶,临风畅饮一番,定能使人游兴更浓,乐而忘返。最顶层为彭氏宗祠,建筑格式亦是采用组合式穿堂布局。整座宗祠建筑被厚实的围墙环绕。穿过院子来到祠宅的后面,只见围墙下是悬崖峭壁,高不可攀,其间岩石突出处更是古树虬枝互相攀援。
1-220223163640.jpg

古迹古物简介
彭家祠布局巧妙,造工精巧,从山脚到山顶只有一条石阶路可上,而且每层均只有一个小门可通往上一层。这座建在山上的防御性建筑目前在我市所发现的祠堂中是绝无仅有的,它对研究我市古代建筑和如何防御外来侵略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220223163640-50.jpg

 
彭家祠有着明显的岭南建筑风格,其最顶层的核心建筑——彭氏宗祠,配有锅耳风火墙,尤为引人注目。“这种锅耳楼不是有钱就可以随便建的,必须是先辈祖宗有得了功名的才有资格兴建。”在大门门楣的牌匾上写着“驰封中宪大夫”,落款为“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
1-220223163641.jpg
(责任编辑:管理员)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