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毅——把马摄影作为摄影生涯的终极题材 (上集)【第74期】 (1/36)

5s
编者按:孙毅老师是中国马会摄影分会的实际执行人,今年7月“陪你一起看草原”系列活动就是孙老师一手策划并带队指导的,本人有幸全程参加活动,在20多天的拍摄中,我耳闻目染了孙老师虽过古稀之年,却依然神采奕奕,精神饱满,与大伙一道,起早摸黑。他为了能够让摄影师拍到理想画面做了大量的台前幕后的工作,现场还不厌其烦的,毫无保留的耐心的指导讲解,群里发表他拍马创作心得,给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摄影师留下良好的深刻印象。孙老师是一位值得尊敬学习的前辈。国际摄影网站连续两期发表了孙老师的作品,及摄影摄像杂志记者采访的文章,让大家对孙老师有更深入的了解。(赵旭新)


五十余年不忘初心,扎根于“坑”中
摄影与摄像:孙老师您好,很高兴能采访到您,了解到您把马摄影作为自己的摄影生涯终极题材,并创作了《马魂》专题,那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尝试马这个创作题材的?

我从11岁第一次拿起相机至今已有52年。早期作品以风光、人文为主。1999年《渔汛时节》等四幅作品被录入中国摄影家协会、三联书店出版的《中国摄影家》光盘。

走进马摄影是2016年初,特别是在以拍马而闻名国内外的著名摄影家、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李刚先生的影响和指导下,我把镜头对准了马,真正走上了拍马之路。把马摄影作为自己摄影生涯的终极题材。

摄影与摄像您拍摄的《马魂》这个系列用了多长时间?

《马魂》系列作品是我拍马以来的阶段性成果,用了7年时间。




摄影与摄像:您拍摄的作品角度奇特,其中对动物的毛发等局部特写有着非同寻常的表现力,画面语言简介干净,您推崇的创意理念是什么?


摄影创作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非常重要。其中暗含的陌生化更为重要。局部的特写、抽象的表现,往往是人们肉眼难以观察到的,或是被忽略的。用非常规视觉表达往往会让视觉效果陌生化,画面产生陌生感,似乎很熟悉也很新奇。




摄影与摄像:拍摄这些作品需要长时间地与马共处,才能逐步洞悉马的本质和天性,观察到这种生灵无与伦比的外形和精致优雅的内在,您是如何做到的?


摄影无论什么题材,要想拍精都离不开对拍摄对象的了解、观察甚至心灵上的沟通、交流。拍马也是如此,必须与马亲密接触,了解他的习性和规律,通过马的一个动作能够预判下一个动作。从2016年至疫情前,我每年都要在锡林郭勒凤凰马场住上很长时间,以至很多影友甚至牧民以为我是内蒙人、是凤凰马场的人。拍马不仅要长时间接触马、了解马,而且在创作中要目不转睛。马的一个眼神、一个转头、一个扭身,姿态变化都很快,只有盯住、预判才能抓住最精彩、最典型的瞬间。我常常半按快门达几分钟、数十分钟,绝不错过期待的想象的那个画面。




摄影与摄像您的作品给人一种自然的状态,没有刻意颂马、赞马,不同环境下马的形象表现也风格迥异,您主要侧重于哪些拍摄手法?

 

随着拍马实践的不断深入、总结,拍摄内容、呈现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拍摄马的表演、奔腾等表象的、感性的转为拍摄马的情感、自然的、本真的、理性的、具有内涵的。

 

因为马的本身是具有多面性的。他既有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又有温柔、善良、忠诚的情感;既有为主人服务的一面,又有在自然界、在人类社会自己生活的一面。所以,马摄影作品应该全面呈现马的精神、情感、生命的轮回和在现代化社会中保留下来的马的传统用途,以及马文化产业新的发展。

 

我在拍摄手法上总体来说始终坚持“直接摄影法”,在具体拍摄中根据创意和画面呈现形式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拍摄技巧,如大光圈、高速连拍、超慢门、追焦、多重曝光等。在我的全部作品中,基本没有后期,如果说有后期仅是参数、构图的调整。





摄影于摄像:在摄影器材的选择上您有哪些建议?

 

马摄影在器材的要求上,我体会重点是选择对焦快、高感好、连拍速度快的机身,镜头以变焦镜头为主,构图方便,焦段以80mm-400mm为主,24mm-70mm为辅。对个别创作需求有所拍有所不拍的,可以选用定焦镜头。





摄影与摄像:目前国内外的马摄影艺术和各种流派作品形式内容千变万化,您有哪些看法?

 

我从来不主张追随某一流派,但对于我们每个摄影作品创作者来说,都是要学习借鉴的。学习的初期可以去模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要不断的思考,最终还要创作属于自己风格、特点的作品。这都要有一个时间、过程,与拍摄者的悟性、拍摄时间的长短、是否善于总结思考都有很大关系。我拍马也是这样走过来的:由拍摄表演到拍摄自然,由具象到抽象,由完整到局部、特写、构成,由形式美到内涵丰富,由表象到隐喻,由纪实到艺术……不仅要表现马的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还要表现马的善良、温顺与忠诚,表现马的情感,表现马在大自然中本真的生活状态。



摄影与摄像:我想在您的影响下热爱拍马的摄影人会更多,您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马摄影已经成为摄影界一个重要的创作题材。这在全国和地方性的摄影大展中都有所表现。而在这一题材中,按内容、按形式、按马种、按风格、按技法、按诉求,又可以划分为很多小专题,所以马摄影题材很多,创作空间很大,大有文章可做。欢迎大家积极尝试马摄影作品创作。鼓励大家采用直接摄影法创作,同时对喜欢后期制作的朋友,也建议在后期创意中要遵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创作思想,让作品既新颖又合情理。愿我们一起为繁荣马摄影作品创作、让更多更精彩的作品呈现出来而努力。


 
《影像脸谱》
是国际摄影网站
及公众号的一个重要栏目,同步在国际摄影协会所有媒体平台及影友群发,至目前,已经推送了包括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朱宪民、全国公安摄影家协会主席冯凯文将军等70多名国内外的知名摄影家,欢迎摄影师投稿。
联系方式:020-38665070  微信:18316406084

 

相关阅读:
朱宪民:用镜头述说“百姓”故事【第21期】
冯凯文:钟爱森林的将军摄影大师 【第19期】
王瑶:摄影的生命力来自生活本身的感染力 【第28期】

李舸:回归摄影朴素视角 【第62期】


更多请点击查看......


国际摄影协会(英文简称IPA),是由世界各国摄影人、摄影团体自愿结成的学术性、专业性的非政治、非宗教的全球性的商业型的摄影机构。目前,IPA已经在世界各地建立了100多个分支机构,会员众多。IPA旗下的国际摄影网站目前已经建立了20多个不同语言的频道,覆盖50多个国家。国际摄影协会是目前世界上最活跃、最专业、最权威的摄影组织之一。

 

点击了解 国际摄影协会(IPA)会员证:摄影人的世界"护照"丨彰显身份和荣耀

 

官方网址:http://www.ipa001.com    服务热线:400-8782258   邮箱:ipa001@126.com

您已经浏览完所有图片

时间:2018-05-30 16:40 | 浏览15967次 | 已有0条评论
顶一下
(239)
60.1%
踩一下
(159)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