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宪民:用镜头述说“百姓”故事【影像脸谱】第二十一期 (1/36)
朱宪民
国际摄影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六届、七届副主席、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执行主席、中国北京摄影艺术协会主席、文化部摄影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艺术家特殊津贴。
1943 年生于山东省范县(现河南省范县)
1963年至196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影专业
1968年任《吉林画报》摄影记者
1985年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朱宪民摄影展”
1989 年获“莱比锡国际图书博览会”作品奖,国际世界级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一布列松为其作品集赠言“你有一双发现真理的慧眼,真理之眼,永远向着生活”
1988年创办《中国摄影家》杂志,任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1994年中央电视台制作并播出的《东方之子·朱宪民》专辑
1995年 “朱宪民摄影作品展”在美国旧金山展出
1996年德国埃利森匹科特艺术博物馆收藏
2002 年 “朱宪民摄影作品展”法国巴黎水之堡摄影展览馆展出并全部作品收藏
2004年美国艺术摄影家协会特聘其为高级顾问
2005年荣获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摄影事业终身成就奖,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播出朱宪民专辑
2006 年时代影像专题展在广东美术馆举办馆藏展
2010 年广州嘉德举办“领袖·人民”收藏展
2011 年新华社主办 “中国农民”作品收藏展,首都博物馆“五十年变迁的中国”回顾馆藏展
2012 年关山月美术馆“四十年变迁珠三角”回顾馆藏展,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荣获终身成就奖
2013 年辽宁省博物馆收藏作品,河南南阳萃文轩画廊“黄河等你来”摄影作品收藏展
2014 年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获特别贡献奖,河南省档案馆收藏黄河中原摄影作品
2015 年《影像力量》中国国际摄影文化展镜美尊得主,中国摄影名家名作收藏展在升达艺术馆展出并收藏
朱宪民摄影作品精选
人民公社开大会演出文艺节目,1968年
劳动课,1968年
“中国杰出的视觉艺术家中,如果只有一个人的名字和母亲河------黄河紧密相连,这个人就是朱宪民。这位黄河的儿子,用三十多年来数万次的聚焦,把我们带进这天下黄河。”——陈小波
边疆女民兵,内蒙古,1969年
放学路上挖野菜的孩子,山东,1977年
“朱宪民是中国当代摄影史中具特殊地位的摄影家。他的特殊之处在于,在1940年代出生的摄影家中,少有像他这样早在1970年代初期就在有意无意之间关注百姓日常生活,并且以朴素、自然、忠实于生活的态度,纪录平民百姓生活的; 他是他的同辈人中能够明确而到位地用摄影表达生命根系与情节的人。 他的特殊之处还在于,不管他的生活处境社会地位有着怎样的变化,他仍然在摄影中保有着一种平民姿态并具有鲜明的个人视点。”——李媚
第十一届全会后的第一个春节,山东,1979年
乡村集镇上的小孩,山东,1978年
奶奶和孙子,山东,1978年
“我出生在黄河边,我是用自己的爱、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镜头表现并追忆我的童年、追忆生我养我的那条大河。那时的状态就是情感投入,抱着感恩的心态想让别人了解我的家乡、了解那片土地。让人们爱我的家乡、爱那条大河。我作品中对于人物情感的刻画很多,那种传统的民风民情令人记忆深刻。”——朱宪民
天安门广场,北京,1979年
民以食为天,河南 ,1980年
“照片的深度来源于感情。每次回故乡,我丝毫没有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感觉,总是悄悄地回去,在离我家村子三四里的地方下车,自己走回家。我不想让乡亲们觉得我是什么了不起的人。回到家我就换上弟弟的衣服,我们俩骑着自行车在黄河大堤上走,在村子里到处转,当然相机要藏在衣服里,最初我经常用300mm镜头远远地拍。”——朱宪民
引水上山,云南 ,1983 年
外来女工的宿舍楼,广东深圳,1985年
国道马路旁,河南,1988年
牲口市场,山东,1988年
工地,山东,1989年
进城打工的山东农民,辽宁,1990 年
家长里短,山东,1990年
2 白塔寺,北京,1993年
爷孙俩,陕西,1996 年
迎新娘,山东,1996年
古戏台上下,山西 ,1996年
村政府墙外的农民,陕西,1996年
盛世欢歌,内幕,2011年
朱宪民作品中的百姓,不论是贫瘠的乡村,还是热闹的市井;不论是黄河边的老汉和孩子,还是深圳的发廊妹和打工者、北京的板爷和小市民,都亲切而熟悉得像我们每个人的亲戚, 他们平和、坚忍、知足、乐观、简单的生活和表情,默默地冲撞着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在他们身上,我们读懂了什么叫力量,什么叫尊严,就是这些最为普普通通的人,用执著书写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人类的发展。
朱宪民是中国摄影史中具有特殊地位和极具影响力的摄影家,他几十年关注中国百姓生活,纪录中国社会的变迁,他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十大博物馆展出并被收藏。此次作为首个摄影家个展进入国家博物馆展览正是对他民族情感和艺术成就的最高赞扬。
展览时间:2016年1月1日—15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
《影像脸谱》是国际摄影协会公众号的一个重要栏目,同步在国际摄影网站发布,每周介绍一名优秀摄影师的事迹及其作品。欢迎摄影师投稿。稿件要求:本人介绍及主要成就文字约300字,代表作品20/30幅,联系方式发至邮箱1070791101@qq.com
相关阅读:
国际摄影协会(以下简称IPA)是由世界各国摄影师、摄影团体组成的国际性的摄影组织。IPA是联合国文化总署的结盟组织。目前,IPA已经在世界各地建立了80多个分支机构,会员众多。IPA旗下的国际摄影网站目前已经建立了20多个不同语言的频道,覆盖50多个国家。国际摄影协会是目前世界上最活跃、最专业、最权威的摄影组织之一。
点击了解 国际摄影协会(IPA)会员证:摄影人的世界"护照"丨彰显身份和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