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寻院士足迹 促绿色发展”摄影展暨“上海·节能·环保”摄影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在你眼里,院士是高高在上、熠熠生辉的神一样的人物,还是只顾科学研究、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师?亦或是你对院士全然没有概念?来,快来国际摄影协会上海分会联合上海科学节能展示馆举办的“寻院士足迹 促绿色发展”摄影展上,近距离地感受一下崔益军主席用1095天时间拍摄的107位中国院士的“决定性瞬间”。
5月12日上午,由上海科学节能展示馆、虹口区科学技术协会、国际摄影协会上海分会、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共同举办的“寻院士足迹 促绿色发展”摄影展暨 “上海·节能·环保”摄影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上海科学节能展示馆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市科协副主席褚君浩出席活动并讲话,市科委科普处处长曹宏明,虹口区科协常务副主席黄宝琳,国际摄影协会上海分会主席崔益军以及市经信委节能处,虹口区科协,上海科学节能展示馆,有关社区、高校、中小学领导和代表应邀参加本次活动,共吸引了社会各界150余人参加。摄影展将持续到5月20日。
李贤葵馆长发布活动信息
崔益军主席分享照片背后的故事
摄影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参观院士展 启动仪式结束后,崔益军先生为大家解读了照片背后的故事。在拍摄张香桐院士时,他说“科研经费我一元钱都不会乱花”。离拍摄时虽已过了20余年,可说起这一张张摄之不易的照片,崔益军先生仍激动不已,历历在目。
摄影展部分作品
干福熹 光学材料、非晶态物理学家 “在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征途上,就像走楼梯,要一步一个阶梯地前进。” (1995年12月27日摄)
关兴亚 石油化工专家 假日里忙碌的爷爷和无奈的孙子。(1996年6月23日摄)
叶叔华 天文学家 在叶叔华家拍摄时,椅子竟然突然散架了。一旁的老伴忙着整修,叶叔华抱歉地说:“家里坏了的东西实在没时间修。”(1995年9月14日摄)
卢鹤绂(fú) 核物理学家 这位“中国核能之父”在80高龄尚言,欲“再为中国服务 20 年”。(1995年11月30日摄)
吴孟超 医学家 这位被誉为“中国肝脏外科之父”的古稀老人,仍日夜奋战在手术台上。(1996年2月27日摄)
陈庆云 有机化学家 工作间隙,小睡片刻。(1995年12月26日摄)
朱物华 无线电电子学家、水声工程专家、教育家 “春深老树雯芳菲,一代宗师世所稀。教泽流长遍中外,无言桃李自成蹊”,这是1992年,在朱物华执教65周年之际,学生们献给恩师的颂诗。(1996年2月13日摄)
龚惠兴 航天遥感、光电技术专家 “科学研究本身就充满探索性,只有不懂的东西,了解它研究它掌握它才有意思嘛!”(1995年12月20日摄)
纽经义 生物化学家 弥留之际,纽经义关心的仍是青年科学家的培养问题。(1995年11月30日摄)
王振义 内科血液专家
“不是单位没有配车,是我自己喜欢骑车” (1996年1月31日摄) 用崔益军先生的话说,从拍叶叔华院士照片的那一刻起,他找到了自己的摄影语言:真实的、自然的是最美的,也是最有价值的!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