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到了,我们在这个节日祭祀缅怀故人。在我国摄影史上,有一大批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和牺牲的摄影师,让我们在这个日子里深切缅怀他们。本文将全文转载司苏实的博文,敬请阅读。
清明列入法定假日,国家提倡除祭奠过世亲人外,还不应忘记祭奠革命英烈,我坚决赞同! 顾棣老师在他的巨著《红色摄影史录》中汇集了他所能搜集到的为抵御日寇侵略,为新中国成立奉献出生命的摄影人名单和他们的事迹,今在此列出,以示缅怀。 当年《晋察冀画报》的印刷工厂 抗日战争时期烈士名单 1940年到冀中军区10分区开辟摄影工作时牺牲的两位名字不详。 刘殿奎 冀中8分区摄影员,1942年随武工队深入敌后开辟新区时牺牲。 温刚 冀中军区第4期摄影训练队学员,1942年五一大扫荡开始的第二天,他和一部分学员在饶阳陷入日寇包围圈。他们分散爬在麦埂田里,敌人遍地搜索。温刚为保护战友,在敌人快搜到他跟前时,猛地从麦田里跳出来和敌人撕打。敌人用枪托把他打倒,他又站起来空手赤拳和敌拼搏,但寡不敌众,又被敌人打倒。敌人吼叫着要让他跪在地上,温刚圆瞪双眼,用手支起受了重伤的身体,大喊一声,霍然站起来向敌人猛扑过去。凶狠残忍的日本鬼子恼羞成怒,竟用战刀把温刚劈成两半,壮烈牺牲。这一切,都被趴在麦田里的战友听得清清楚楚,大家都为他默泣。温刚这种宁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硬骨头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在人们中间广泛传颂,并激励大家更勇敢地对敌人进行斗争。温刚是中共党员,牺牲时年仅20岁。 抗日三日刊 李乃 冀中7分区摄影组长,冀中军区第1期摄影训练班毕业,中共党员。1942年五一大"扫荡"中牺牲。 高明 晋察冀军区某部摄影记者,1942年冬随军挺进察北坝外行军作战中壮烈牺牲,他在一息尚存时,把相机和底片交给抢救他的战士,并嘱咐一定要交给组织,转交给晋察冀画报社。这批遗物经过多次辗转,最后终于送到晋察冀画报社。1944年8月,《晋察冀画报》第6期以两版通栏的篇幅,发表了高明的遗作《挺进坝外》,这幅优秀作品表现的是英雄的八路军健儿行进在漫山皆白的雪山上,正在向荒无人烟的坝外勇敢挺进,去解救在日寇奴役下"无人区"人民的雄壮场面。他的不朽遗作,成了敌后游击战争的珍贵史料,至今还在不断发表展览。 创办《晋察冀画报》的部分同志 韩金声 中共党员,冀中军区第四摄训队毕业后,派到冀中10分区当摄影员。1943年春到保定附近去购买摄影器材,他和一个侦察员黑夜出发,穿过敌人封锁沟墙和林立碉堡,在保定城南四五十里的一个村庄住下。因走漏消息,敌人包围了村庄,把韩金声住的房屋围得水泄不通,手榴弹一个一个的扔到院子里,并大喊"交枪不杀"。韩金声拿着驳壳枪向外冲时,腹部中弹,昏倒在地。敌人要给他上药,韩金声坚决拒绝。敌人要用担架把他抬到保定审讯,韩金声破口大骂敌人,敌人以刺刀威胁,他仍骂不绝口,因伤势过重,未到保定,中途壮烈牺牲,时年21岁。 荣启明 中共党员,在冀中军区第4期摄训班学习时任执行队长,毕业后派到冀中10分区任摄影组长。1943年春随部队由冀中向冀西1分区进军,在平汉路东六七十里的小牛庄与敌人遭遇,在激战中,为了拍到更多生动场面,他拿着相机活跃在各个激烈战斗的阵地,在指挥所、机枪阵地、投弹组不停地穿来穿去,把各种英勇战斗场面摄入镜头。为了拍摄更逼真更生动的画面,他跟着反冲锋部队一起向敌人猛烈冲杀,战斗即将胜利结束时,他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2岁。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