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波因特学院” 网站12月1日消息,美国新闻报道最高荣誉奖项之一——普利策奖明年的奖项评选将取消纸质形式,所有参赛作品都必须以数字形式提交。同时,普利策董事会也 将对“地方突发新闻奖”做出调整,着重强调新闻的实时报道。例如,“如果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在早上八点,而参赛作品的第一条是来自第二天的报纸,那一定会让 人大失所望。” 文章称,《西雅图时报》(The Seattle Times)的突发新闻荣获2010年普利策新闻奖;充分例证了此类新闻的“实时性”目标。这一消息在普利策奖执行官西格-吉斯勒(Sig Gissler)那里得到了证实。《泰晤士报》(The Times)一则关于警察枪击致四名工作人员伤亡的新闻报道也备受赞誉,摘得奖项;包括在其网站上对突发新闻进行报道,以及使用Dipity时间线,即时 通讯系统Google Wave、Twitter和Facebook等多种方式对死者进行缅怀纪念。《泰晤士报》报道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它有效利用了移动视频和社交工具,来直观展 现这些突发新闻。 《西雅图时报》执行总编辑戴维-波德曼(David Boardman)通过电子邮件告诉记者,“我十分赞赏普利策奖做出的这一改变,董事会强调突发新闻的实时性,这一做法是正确的;现在,这正是整个团体对我们的期望。” 通过电子邮件,吉斯勒还表示:“在以后的评选过程中,我们并不期望每一个参赛作品都如此精心制作,阐述都如此详细;但是,西雅图报道的例子确实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也就是说,迅速使用可利用的工具来报道突发新闻事件。在这一点上,我们没有其它的例子可提供。” 2011年普利策奖的突发新闻奖首次出现空缺,成为自普利策奖设立95年以来突发新闻奖的首次空缺。那时,评委会主任吉斯勒告诉记者,通常这类新闻作品的 入围数目最少。2010年提交作品共为41项,而2011年则下降到37项;2009年有35项参赛作品,2008年为47项,2007为52项。 据悉,普利策奖的这一改变即将在2012的比赛角逐中生效,参赛作品的提交截止期限为1月25日。 准予施行 普利策新闻奖移至全数字参赛入口系统 普利策奖董事会将把其新闻比赛全部移至在网上举办,而且从现在开始,新闻类14个奖项的参赛作品必须用电子系统提交。 正式宣布的这一改变将会影响2012年的普利策奖评选,而2012年的奖项也涵盖了2011年度的新闻工作。同时,董事会也通过强调突发新闻的实时报道,修正了地方突发新闻报道的定义。 新的参赛作品提交系统终结了书面提交的形式,典型的就是以剪贴簿的形式;这一做法可追溯到95年前普利策奖创设之初。所有的登记资料,从新闻内容到照片、图表以及视频,现在都必须通过一个专门的普利策奖参赛作品网站,以数字的形式提交。 关于修改的细节,以及修改后的规则及指导方针,将于12月7日在普利策奖的主站点www.pulitzer.org上公布。参赛作品提交的截止时间为2012年1月25日,这一时间比过去几年要提前一个星期。 此项全新系统将使每年约1100份参赛作品的提交过程呈流线型,使其更加合理化;而且,对普利策新闻奖评委员和理事会而言,也将给他们管理和评判应征作品更加便捷。在每一类的普利策奖奖项中,评委员提名三项入围作品。依次而来,最终的获奖作品则由董事会评选。 董事会欢迎全方位的新闻业工具——诸如文本文章、交互图形、博客、数据库、视频和其他形式的多媒体——新闻类14种奖项中的12项。而两个摄影类奖项也必须以数字化文件提交。 突发新闻修改后的定义主要集中在新闻报道方面,“尽可能快,在事件发生之时就能精确捕捉;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行阐释,提供背景材料,在最初报道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董事会还建议,参赛者在其投稿信件或补充材料中提供一个时间表;详细描述在这个突发新闻事件中的主要事件的时间,以及这个时间表与组成参赛作品项目的时间安排有何关联。 在所有的普利策奖项中,参赛作品必须基于来自美国报纸或新闻网站的材料;而且,这些美国报纸或新闻网站至少每周都有发行,并且坚持最高新闻原则。杂志和广播媒体,以及其各自网站都不符合参赛条件。 新闻业这项全新的电子系统(其中包括50美元参赛费的信用卡支付)并不适用于书、戏剧和音乐奖类别的参赛作品。 注:普利策奖:1917年按照美国报业巨擘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言设立,由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管理。新闻记者兼报纸出版商出身的匈牙利裔美国人约瑟夫-普利策,在1911年去世时立下遗嘱,将财产 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设立普利策奖。1912年,根据遗嘱,遗产的一部分被用来建立了哥伦比亚新闻学院;1917年,设立了普利策奖。七八十年代已成长为 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名誉奖,而如今,不竭完美的评选轨制已使普利策奖被视为一个全球性的奖项。 (责任编辑:管理员)) |